浅谈小周期
冰点-(止跌)-反弹-分化-修复
每一个小周期是这样的。
冰点:
上涨家数少于800,一般是阴线。
注意事项:
区别在于有的冰点之后,可能有连冰。
取决于指数的形态和趋势、高度股的赚钱效应。在指数趋势下跌的时候,容易出现连续冰点,冰点的有效性降低。如果指数新低,高度上升,在突破高度,有板块保护,不是单纯的抱团,那么这个冰点依然有价值。
在退潮期也容易连续出现连续冰点。如果量能比较大,整体衔接会快一些。
止跌:
小阳线或者十字星
冰点次日,可能是直接反弹,也可能是先收一个十字星或者下影线止跌。
收十字星,要看亏钱效应是否减少还是扩大,如果扩大,可能是下跌中继,次日会有惯性杀跌。
或者是高位股亏钱效应扩大,指数和中证2000止跌,就有可能是高低位切换。
这两个阶段,一般是试错为主。
反弹:
中阳线(上涨家数3000以上)。最好是情绪和指数共振回暖,一般有明确的领涨和热点,可以追涨,也可以找中军做大票。
找强势,但没有爆发的板块(类似于之前的ai眼镜、华为海思、消费电子、鸿蒙信创第一波)
失败点在于,有时候反弹不及预期,或者没有放量,可能会冲高回落。这种可能根据量能估计,但有的时候量能没有明显放大,也会反弹。
稳妥的就是分批买。
开盘走弱,放弃计划;开盘走强买,指数板块走强,继续买。
争取在当日把仓位买足。
如果反弹不及预期,就把试错仓位止损。
分化、分歧:
大涨后,就会分化。
如果是小题材或者指数大跌区间,可以主动卖飞。
如果是指数上升趋势,后排跟风股主动止盈。大题材可以适当格局,博弈大龙头,但也可能过山车。
修复:
可能再次强势大涨,再次爆发、也可能冲高回落,或者修复失败。这个阶段就比较难,主要是题材,市场环境等影响。
基本每个小周期都是这个过程。不断重复和复制。一些大题材或者龙头会扛过分歧就穿越了。
用模式捕捉龙头和机会。
去年的龙头就不说了,最近的8.22、8.20的深圳华强,9.26的天风和银之杰都是如此。
股票市场就是这样,有规律,有模式,有机会可以复制。
也有一些小概率的事件发生,不符合大概率的规律等等,总会有风险的,总会有亏损的交易。
比如一般来讲,板块第一次分歧后都会有修复,尽量以一个大周期、一个小周期为单位,尽量的保证大赚小亏,通过盈利覆盖掉亏损。